第一组代表:见儿童所见,感儿童所感,思儿童所思,是贯穿了锦绣幼儿园的整个活动。 第一个问题在这个场域中教师推进幼儿游戏持续推进的。关于材料:关键词是丰富,师幼互动:从很多小的点当中都能看到、日常管理、游戏组织、环境空间开放、材料的充足和适宜、所有的游戏操作性很强很有趣 环境当中能呈现出幼儿持续游戏的表现,也是教师给予的最有力的表现。例如:大2班的阿基米德建构搭建为例。 幼儿的游戏表现,孩子对游戏内容很感兴趣,投入度也很高,例如木工房,有两个孩子合作完成作品,并且有共同设计的设计图。今天合作的作品是在上一次游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有一个孩子拿着尺和设计图对比,经验和前期是有联系的。 第二个问题,你觉得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持续推进幼儿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要思考的是预设的游戏能不能支持幼儿游戏行为的发生。如何让游戏更有意思、更有意义。增加道具、增加刺激。 李:创设适宜的环境有利于支持幼儿游戏的发展。 第二组代表: 第一个问题: 精致用心有巧思 环境:建筑有巧思、空间环境极致 材料:量大、样多样(自然角既有自然资源、也有一些很难看到的生活材料,从这点看到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幼教人的思考) 游戏内容:老师善于发掘材料中适合孩子发展的一些游戏,小班的蛋宝宝,让蛋浮起来,做蛋饼游戏设置区域非常多,孩子专注度很高。材料收集、物品陈设。 第二个问题:我们对孩子的支持有一个阶梯式的呈现,表情和动作、材料和环境、孩子影响孩子。怎么让孩子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能量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 第三组代表: 老师们都很有思考力,材料很充足,操作性很强。园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园部审美也很在线,孩子也很专注,同伴、环境、老师之间的互动很有效。 第一个问题: 老师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心理氛围,孩子能够在环境中敢于表达。 能够提供很多的材料去支持幼儿的游戏 能够促进幼儿游戏的环境、室内外、动静结合。 开放性的提问 第二个问题 建议:蛋宝宝投放了很多材料,关于生活区的剥蛋是不是一个重复的游戏,是否可以进行一个流动,整个过程进行一个完成的活动。 关于孩子的提问很多,老师的精力合理的分配,在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后,再把精力分散到其他孩子身边去。 肖主任:人看问题的视角,飞鸟,蜻蜓,蚂蚁,从宏观、微观等层面观察。 1. 窥一豹见全身,语言活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语言的能力是积累起来的,指南中也说创设一个乐意说想说的环境。集体教学活动应该是一朵花,长在根茎叶上,是一个体系。建议:孩子要善于发现周边,应该从孩子身边的建筑入手,贴近幼儿的生活,拉近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2.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的多样性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希望能够更多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去推进幼儿游戏的作用。 3. 生命不止运动不息。跳脱线性的思维,用规模去重申世界,用规模重建幼教,在幼儿园中方方面面都是有联系的,幼儿园也是一个生命体,一定要营造有生命力的环境,让儿童在有生命力的环境中去成长,做心中有教育,眼里有孩子的老师。 张丹:每一次的变化现场带给我的思考也是不一样的,在感谢地同时,带着观后的启发和触动回到自己的园所当中,推动我们自己实践的一种力量。今天的主题是推进幼儿的学习,儿童发展这个关键词,无论是什么活动都在支持孩子的一种发展,一日活动皆课程。 游戏的角度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教师视角,我们怎么去实现推动的目的,老师一定要有预设有设计,价值在这阶段这些孩子在主题当中学习发展的目标。为什么让孩子去建构伦敦桥,古罗马的竞技场,这个可能是基于想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走进儿童的世界,培养世界的儿童,课程要打破具体情境的眼光,老师要有培养的一个价值,更宽广的视野的一个角度去看。一定是要有目的性的才能支持儿童的发展,教师一定要给予一些支持,一些鹰架。 儿童视角去看,为什么要用到鹰架,是儿童的需要,跟随儿童的兴趣去思考如何将儿童的兴趣和教师的支持相结合。老师要更多的去关注,去思考儿童的视角。 集体教学,互动很精彩,特别关注孩子的师幼互动,一个是无回应,第二种是嗯,简单重复,第三种是有提升的回应。 鹰架,利用孩子自己的图画创编诗歌,关键提问作为理解诗歌的支架,在这个活动中孩子经验的发展和链接是有展现的。 这个活动最终回到指南中的语言领域的目标中来看,有一些建议,作为一个诗歌需要有一些情感的表达,发自内心的想要创编自己的诗歌,教师的目标意识过于强了,课程游戏化后,不一定要在一个活动当中去达成这个目标,过于关注结果,很容易去忽略孩子灵动、自由的表达。鼓励他们链接自己的真实生活经验的东西,大胆地精彩呈现出来,多给他呈现表达表述的机会。 王明珠:教学活动是一个非常规整的活动,如何变得生动有趣呢。非常关注孩子的经验,孩子们的表现表达,孩子们对于春天的表达不是特别生活化,比较抽象,不是特别的具象化,让孩子关注到春天生活中的细节部分,让孩子躺下来看,仔细去观看根茎叶花朵,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提出问题。将指南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那么孩子认识到的春天一定是非常具象化的。当孩子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后,语言表达可能还会更加的多样性、更加生动。希望小朋友们,看见陌生老师不要过于拘谨,老师可以多去班级现场教研等,语言领域还有一个目标,有感情的表达。第三点,老师互动时,老师有一丝丝关注结果的目的,要让孩子知道可以多样化的表达。老师要带孩子亲身体验、实践感知、直接操作。不要拘泥于课程资源需要行动起来,在做课程的过程当中,慢慢把资源丰富起来。一节课可以给予老师更多思考的平台。 游戏活动,木工坊,孩子做木工坊的东西一定是有用的,木工坊的木头都是松木。建构区,三个孩子在研究桥怎么搭,非常专注,有个孩子去书架上拿了本书,然后根据图书来研究怎么搭建,图书真的能帮助孩子进行搭建。区域中需要有图书,图书一定是要真实能帮助孩子的,并且每个区域一定要有纸和笔,一定要是可以画画的各种材料,孩子需要时可以记录。班级收纳结合数学经验,美术、艺术经验都可以,也可以跟当下生活经验相结合。生活区可以和幼儿园的食堂相联系,准备自己做的点心,做一些真实的东西,孩子可以吃的东西,做好卫生工作。很多时候应该让孩子来创造玩法,老师要有琢磨材料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