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荻》推荐《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主题)

作者: 时间:2024-11-01 点击数:

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郑立新  肖钰烨

二问“师问”“生问”

“师问”——教师使用不同提问方式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品质的有力手段。要唤醒和激发幼儿创新思维品质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有效提问。

第一开放式提问引发幼儿进行想象和联想。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唯一的幼儿能结合已有经验进行多元性思考。在开展“厦门地铁”主题活动时教师通过开放性提问“关于地铁你想到了什么”鸣鸣说“我想到了杏林大桥因为我坐1号线的时候总是能看到杏林大桥。”峰峰说“我想到了爱心屋因为地铁上有很多爱心座位那肯定也有很多爱心屋。”小螺号说“我想到了集美学村我坐地铁到集美的时候看到的。”基于充分的联想在建构厦门地铁时幼儿呈现出丰富的、多元化的主题。开放式提问发展了幼儿思维的广阔性和独特性。

第二启发式提问引发幼儿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启发式提问是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幼儿打开一个新的思考窗口让幼儿感觉“我真的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从而引导幼儿拓展思路举一反三。

第三反思式提问引发幼儿切中本质进行发现和概括。通过反思式提问能使幼儿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再认识”与“再思考”从而拓展其思维的深度。如在游戏分享环节可以通过提出“你游戏中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等问题引发幼儿重新反思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中二班幼儿在沙上建构“水上迷宫”教师问“铺什么材料能让水不流走呢”伊澜说“我们铺上了地垫但地垫有缝水从缝里流走啦”紫仪说“我们找来许多塑料铺在这里终于存住水啦”幼儿通过“回看”解决问题的过程重新思考方法的适宜性从而调整策略。  

第四思辨性提问引发幼儿产生想法的碰撞。思辨性提问是指问题能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支持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有理有据地阐述的提问。思辨性提问的指向具有多元性通常问题的指向不是一个方向而是多个方向甚至相反方向问题解决具有探究性能够发展幼儿的批判思维能力。例如大班幼儿在小山坡表演花田里的向日葵时每朵“向日葵”选择一个位置进行表演“向日葵”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对于“向日葵是分开长还是长在一起”这个问题幼儿有自己的思辨式思考。丰丰说“向日葵是一朵一朵分开长的。”萌萌说“向日葵会长在一起一株向日葵边上会有好多株向日葵。”针对“向日葵到底怎么长”这个问题幼儿结合自己的观察以及经验能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与同伴争论中不断冲击着原有认知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最终在表演的时候呈现多样化的表演方式。

“生问”——引发幼儿自主提问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品质的核心。问题意识对于发展幼儿心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构建和谐氛围让幼儿“敢提问”。幼儿有时会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我们看来是天马行空的但在幼儿看来是真实的。我们要认真对待幼儿的每一个问题尊重幼儿的每一次提问让幼儿敢于随时随地说出自己的问题。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想提问”。首先构建“冲突式”的问题情境。所谓“冲突式”的问题情境指的是创设能与幼儿原有认知产生冲突的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幼儿自发地提问。冲突式问题情境能激思、激疑发展幼儿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其次构建“悬念式”的问题情境。“悬念式”的问题情境指的是借助幼儿的认知空白将幼儿置身于迫切希望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而构建的情境。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自然启动着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追根溯源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

第三采取适宜策略让幼儿“会提问”。活动中很多幼儿由于知识和能力有限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疑惑。为了让幼儿学会提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画问题各班创设了“问题角”幼儿每天可以将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想提出的问题画下来用绘画的方式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思考过程其次说问题结合游戏中的现象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说出游戏中的问题。

三变“变心态”“变方法”“变视角”

“变心态”——“慢”的艺术。

    放慢介入速度。当面对幼儿探索行为的时候我们要放慢自己说出第一句话、做出第一个行为的脚步思考幼儿的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当我们慢下来的时候会发现幼儿的一些行为本来是充满创新性的如果我们急于干预反而会干扰幼儿的创造性。

第二放平心态降低对结果的期待。幼儿的探索需要一个阶段我们要弱化对结果的期待从过程的角度分析整个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幼儿探索地铁列车头的过程持续了将近一个月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同伴的想法上能不断生发新的想法此时要放平心态允许幼儿自由探索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品质。

    “变方法”——“巧”的运用。

    第一巧妙投放材料注重多元化。材料是开展自主游戏的基础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游戏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需要。例如幼儿想搭一个有力量的绿巨人教师为幼儿提供塑料、木块、纸板等材料。幼儿们有的用花片拼插有的用积木搭一个高高的巨人有的将绿巨人建在滑板上变成会动的巨人还有的用圆柱做巨人的底座玩起巨人送餐的游戏。因为材料的多元幼儿创作出的作品是与众不同的各自思维的独特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第二巧妙丰富经验注重多形式。首先以游戏化的方式丰富经验。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丰富幼儿的经验要注重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为主用游戏化的手段丰富幼儿经验使幼儿能够萌发更多创新性的想法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其次以多路径的方式丰富经验。幼儿的经验是通过多路径不断丰富并作用于游戏在游戏中不断运用、实践并反思而形成的是持续生成的经验。其中绘本阅读可以引发幼儿创意的表现情景想象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再想象和再创造。此外还有观看视频、图片、课程支持等。幼儿的经验丰富了在游戏中能更好地迁移、运用从一个有趣的想法逐步产生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

    “变视角”——“低”的角度。

    在自主游戏中我们要转变视角以儿童的视角看待幼儿的探究过程多思考“幼儿行为背后的想法是什么能力水平是什么而不是站在成人视角去看幼儿的创造。例如小班幼儿用大乐高建构飞机博博说“两个翅膀的飞机飞得很快四个翅膀的飞机肯定能飞得比火箭还快。”这是小班幼儿的思维认为机翼多的飞机就飞得快。这时我们不要简单否认幼儿的想法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思维看问题。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思想我们要顺势利导从而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品质。

(本文系厦门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自主游戏中幼儿创新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1157)

 

出处:《教育家202442期

摘录者:太仓市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锦绣新城幼儿园 沈秋杰

 

 

    推荐理由:基于幼儿的自主游戏关注创新思维品质为幼儿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幼儿教师牢记于心的追求。但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存在不知道用何种策略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品质的情况。基于此福建省厦门市嘉福花园幼儿园思考如何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品质聚焦幼儿创新思维品质的特性从材料、教师、幼儿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共性策略最后形成“二问三变”策略。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