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龚晔丁执教中班语言《蚯蚓的旅行》活动研讨 唐老师:先说一下你的目标,上下来的感觉是什么样子? 龚:1仔细观察画面初步连贯说出小蚯蚓旅行的故事 2.体验合作创编的乐趣。自主阅读部分有点乱,小孩看不到图片产生了争执 唐:两个目标里都有讲述,关键其实在于讲述。从开始到结束是如何引导幼儿讲述的呢? 龚:导入部分就希望幼儿说说秋天的景色。能力较弱的幼儿不太能说出来。前两张画面时幼儿看到的景色比较零散,教师就代替总结了,但原本预设的是幼儿讲述。表演的过程可能理解不太到位。之后的三张图片。幼儿观看出现了纷争,秩序感不太好。 陈:对于年轻老师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唐:你能发现自己的许多问题是很好的。你发现幼儿不太有表演的经验为什么还让幼儿进行表演呢?应该针对本班幼儿能力设计教学环节呢? 唐:应该提前铺垫相关经验。以后教学活动中可以围绕班级幼儿的经验定制环境。整体活动中环节比较合理,整个过程很有序,语气也很自然,希沃白板也很不错。三个画面教师如果手绘的话会更有画面感。 吴:语言课主要看孩子之间的互动,但是作为新教师很难接小朋友的话。 陈:老师要挑选问题进行回答的,错误的事情只要说的,但是要是"真问题"。 唐:作为新教师是很难完美的也不会完美但在一次次的过程中总会越来越成长收获的。 沈雨枫执教小班语言《谁吃了我的苹果》活动研讨 张:今天这节活动相比上次成熟了很多,对于孩子的回答教师能够积极的回应,整节课的环节比较清晰,选材符合孩子的兴趣。 王:所设计的动作孩子们比较感兴趣,但是过程中给孩子们表达的机会不多,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表现表达的机会。 咸:总体活动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能做到眼睛里有孩子,虽然环节中有否定孩子回答的现象,在挖这个动作的时候可以再生动一些,教学形式可以再丰富些,在一些画面中,可以加入“为什么”的问题,让幼儿多说一说 赵:活动中是否可以加入一些游戏或者丰富一下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回答环节可以多请几位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陈:对小班来说难度有些大,在组织过程中孩子表达的东西和老师预设的差别有些大,例如苹果掉下来的环节,不要急于给孩子看掉到哪里了,可以让孩子猜想,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避免高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