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16:10~17:40,太仓市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陆渡幼儿园在101会议室开展《燃荻》读书心得交流,会议由许瑾老师主持,学时为2。
首先,小、中、大班老师分享各自的读书学习经验,几位分享的老师们围绕《燃狄》第84期,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幼儿发展等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阅读时的所思所想,然后老师们围绕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本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老师们中积极发言,并将书中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守正创新。
通过学习,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落实了AI赋能学前教育,提升了教学质量,教师们认识到应提升教材理解力和创造性使用能力,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并通过具身体验丰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文中提出的构建教材服务体系、加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领导力等实践进路,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陆渡幼儿园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
课程类别:£师德课程 ☑理论课程 □实践体验课程
□知识技能课 □信息素养提升课程
主题 |
《燃荻》第84期学习与交流 |
日期 |
2025.6.11 |
学时 |
2 |
地点 |
陆渡幼儿园101会议室 |
主持人(主讲人) |
许瑾 |
参与者 |
全体教师 |
活动过程记录 |
首先许瑾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然后全体教师一起学习了《燃荻》第84期内容,接着教师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受。 卞婧:我突然意识到AI的终极价值并非替代教师,而是放大教育的温度。当AI在《我喜欢自己》课程中用表情识别捕捉幼儿的情绪变化,当系统根据阅读数据推送“勇气主题”绘本清单,这些技术应用的底层逻辑,依然是对“每个孩子独特性”的尊重。未来的绘本课程,或许会形成“教师情感引导+AI技术赋能”的双螺旋模式——就像书中所言:“AI是画笔,但握笔的始终是教育者的初心。”这提醒我们:在追逐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守住绘本教育的核心——让每个孩子在故事里看见自己,也看见世界。 曹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把AI技术融入到绘本教学的各个环节,让互动更有温度,让定制更加精准,让评估更科学,让创作更精彩。我相信,在AI的赋能下,绘本课程将会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期待与更多的同行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探索AI在幼儿教育中的更多应用场景,让科技与教育更好地融合,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蔡清芬:当技术开始读懂孩子的眼神、回应他们的呢喃、放大他们的想象时,教育者的角色该如何转变?或许答案就藏在文中那些生动的案例里——我们要做的,是成为技术与童心之间的“翻译者”,用教育智慧让AI工具真正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未来的绘本课堂,或许不再局限于“读故事”,而是能让每个孩子都走进故事、创造故事,在AI搭建的奇幻世界里,遇见更自信、更具创造力的自己。这,大概就是AI赋能幼儿教育最动人的模样。 陈惠亚:技术虽强大,却不能取代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在利用AI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用温暖的笑容、鼓励的话语陪伴他们成长。AI赋能幼儿园绘本课程是一场充满希望的变革,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拥抱变化,不断探索创新,让AI技术成为助力幼儿成长的有力翅膀,引领他们在绘本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开启充满无限可能的知识之旅。 陈秀红:站在教育创新的交叉点上,学前教育工作者既需要拥抱技术的前瞻勇气,也不能丢失人文关怀的定力。未来的绘本课程很可能演变为虚实融合的"第三空间",在那里,童话与算法共舞,想象力与逻辑思维相互滋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守护好每个孩子心中那颗好奇的种子,让它在智能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我们这代人无法预见的可能性。毕竟,教育的终极智能不在于机器能模仿多少人类行为,而在于人类能否借助机器实现更完满的自我发展。 顾婷婷:最令我灵魂震颤的,是作者对“教师数智素养”的呼唤。这已不仅是技术培训,而是一场教育者身份的重塑——从知识搬运工转型为学习生态的架构师。文中描述的教师角色:引导者、情感联结者、数据分析师,恰似教育未来的多维镜像。当教师学会解读数据背后的故事,用人文智慧驾驭技术工具,教育才能真正跨越人机之间的鸿沟。 顾奕恒: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在深入研读AI教育应用各类文章后,我对人工智能技术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场景,为学前教育带来全新可能,同时也对传统教育理念提出挑战。我仿佛看到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而门后是科技与童真相遇的奇妙景象。 胡亭婧:站在现在的阅读区,这里不再只是一个安静的角落,而是一个充满对话、创造与发现的小宇宙。绘本中的角色会回应孩子们的呼唤,书架会记得每个孩子的喜好,墙壁上挂满了孩子们与AI共同创作的故事画。这或许就是未来幼儿阅读的模样——科技与人文交织,传统与创新共舞,而教师,永远是那个最懂如何让两者和谐相处的灵魂人物。 黄书慧:《AI赋能:幼儿园绘本课程的创新实践》一文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与教育的融合之美。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插上翅膀,让他们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金维:幼儿在AI绘本工坊创作故事,教师蹲在旁边倾听他们对角色的设定,偶尔用提问引导情节发展。这恰是AI时代教师角色的隐喻——技术负责知识传递与个性化支持,而教师专注于情感联结与思维引导。在《我喜欢自己》的AI课程中,AI能识别幼儿的动作并给予反馈,但唯有教师能捕捉到孩子完成任务时一闪而过的自信眼神,并说出“你刚才讲解自己的优点时特别有光芒”。这让我坚信:AI是强大的教育工具,但教育的灵魂始终藏在人与人的温度里——当技术让绘本“活”起来时,教师要做的,是让孩子在科技赋能的阅读中,看见自己的灵魂也在“发光”。 李园园: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教育变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但《AI赋能:幼儿园绘本课程的创新实践》给了我开始的勇气与路径。当绘本遇见AI,我们或许正在见证早期教育最富人文情怀的技术变革——因为它的终点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让每个独特的小读者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倒影,发出自己的声音。 |
活动小结 |
通过本次学习,提高了教师们对于AI的认识,引导教师用AI创造教育教学价值。AI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更是可以提升自己能力的一项参考。教师们平时可以积极尝试一些AI工具,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分析等,不断汲取新的养分,实现自我提升,AI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思路。 |
|
|
记录人:孔洁 |
|
说明:本表供学校参考,可作每次活动记录之用。每次活动签到表可附后面。